大浴池水幕裝置特展 ─ 瀧,從這裡開始 北投溫泉博物館在16周年館慶以創新獨特的手法慶祝博物館的生日! 突破傳統博物館空間想像,運用電子科技控制水流形成圖像的「水幕藝術裝置」,為首次運用於臺灣古蹟建物、博物館內之創舉。承襲大浴池做為北投公共浴場的精神所在,水幕的流水象徵北投溪瀧,以不同過往的創新表現、敘事方式,訴說北投過去、現在與未來的精彩故事。 水幕內容分為兩大部分: 第一部分《詠嘆北投四季》,水幕流水圖像讚頌北投四季之美,訴說北投「春、夏、秋、冬」景致與北投人四季的回憶。第二部分為《北投百年故事的下一步-溫度.和好.連結》 穿梭百年,傳統與現代文明發展時的交會,北投故事中有快樂歡笑、有疑惑爭執,「人、土地、感情」企圖找回溫度、撫慰療癒,在眾聲喧嘩中,人與人和解、人與土地重新和好。從北投公共浴場到北投溫泉博物館,百年來記錄著北投發展過程的點點滴滴,溫博館一直守護北投精神的永續傳遞,期盼共同連結向前到下個百年。 source
Read more大浴池水幕裝置特展-瀧 ‧ 從這裡開始-【詠嘆北投四季】 北投呀!春天來時 山坡上一片紅、橙、黃、綠,桃紅燦爛的櫻花、橙黃飽滿的果實與油亮的綠葉,搭配空氣中飄來陣陣柑橘佐櫻花清香,點綴了北投的山坡好不繽紛熱鬧。大屯山是臺灣桶柑最早的產地,每年產期北投農會都舉辦「桶柑節」活動來推廣,山間沿途粒粒橙黃飽滿、引人垂涎的桶柑還有街道旁佈滿枝頭的絢爛花朵,為北投的春天更添了熱鬧歡樂的年節氣氛。 北投啊!夏天來時 和煦的陽光自林葉枝縫間灑下,微微的涼風迎面吹來,伴隨著蟬鳴鳥叫,腳下踩的是一片綠茵蔥鬱。百年前,臺灣日日新報社主辦了一次五千多位鄉親參與的「納涼會」,慶祝「北投溫泉公共浴場」的落成。自此「納涼會」成了北投夏日常見的文化藝術盛會。從日本舞、三味線、月琴、民謠等音樂、舞蹈和戲劇表演,文人雅士的琴棋書畫鑑賞和詩詞吟唱,北投特有的文化藝術皆在此聲聲傳唱。 北投啊!秋天來時 西風倚著晚霞陣陣吹送,楓香與紅芒隨之起舞,各個搖曳生姿,秋月夜,伴著陣陣蟲鳴的,是空氣中充斥著清新的柚香與甜膩的餅香,是團圓的味道。 北投的秋天,不僅是遍地遊子趕著回家團聚欣賞月色的季節,伴著那柚香、餅香的,更是那在楓林落葉間,從遠處傳來柔軟的月琴聲與親切的人聲,「思想枝」、「四季春」、「草蜢弄雞公」不絕於耳。北投啊!秋天來時還有什麼比這些更值得人回味的呢? 北投啊!冬天來時 朔風陣陣陰雨綿綿,幾許梅花點綴山頭,景色稍嫌寂寥。在這個寒冷的季節,霧氣氤氳更帶著濃濃硫磺氣味的北投溫泉,成了人們紛紛嚮往的朝聖之地。 回顧北投溫泉百年歷史,溫泉事業的興起,引進日本藝妓、那卡西走唱,更衍生出摩托車限時專送與酒家菜等特殊文化。林立的溫泉旅館,也成了臺語電影黃金年代的無數場景。溫泉帶給北投除了熱鬧的人群與繁榮的景象,更創造出獨有的歷史文化。下次來北投泡湯療癒疲憊身心靈的同時,也不妨到處走走感受一下北投溫泉百年歷史的文化洗禮。 source
Read more北投故事從百年前的繁華喧騰,其中經歷衰敗凋零,而後以文化力浴火重生。 有著太多美好的北投文化,需要空間繼續生長, 在爭取時空的過程中,又有太多的感人故事。 北投地下是有生命力的火山,是真的會呼吸,有情感的一片土地, 滾動北投故事的能量,絕非僅是古蹟再造或產值增能的膚淺彩色糖衣 如同傳統女巫的古老傳說、以及現代文明的傲慢在這個空間相會, 這裡的人們,為了北投的美好未來, 在爭取時空的過程中, 有歡笑、有淚水、有感動, 有爭執、有不同、有疑惑, 眾聲喧嘩中,憑藉北投精神找尋溫度、找尋共向, 就如北投石能量般,看不到,但的確存在,並且默默散發正向力量。 最後在磺水溫泉鄉的撫慰下,故事中的人都得到療癒, 人與人 得到和解, 人與土地 重新舊好, 繼續寫下一頁頁精彩的北投故事。 從北投公共浴場到北投溫泉博物館, 百年來記錄著北投發展過程的點點滴滴。 百年前的北投人們、 與百年後的我們, 同樣也有著一顆溫暖的心與濃厚的人情味,猶如純淨溫柔的泉水,孕育北投豐富的一切。 北投四季風華,依舊流轉, 北投的精神,溫博館持續記錄、守護、傳承。 秉持這溫暖的心與濃厚的人情味, 像那北投溪般始終如一的潺潺流水,為美麗的北投延續下一個一百年。 溫博館生日快樂! source
Read moresource
Read moresource
Read more作品名稱|Title 藝憶溫博‧浮現時光 Memories of Beitou Hot Spring Museum: The Moment before Rebirth 創作團隊|Artist Aguce與無有 Aguce & WOOYO DESIGN 作品介紹|Introduction 本作品以裝置藝術的方式,重現1994年北投國小師生於蘆葦與雜草叢生的荒煙中初探北投公共浴場的那一刻,並利用塵封已久的博物館舊物件如門、窗、時鐘、溫泉大陶管、如意瓦等拼貼架構出博物館建築的意象,藉此開啟時間與空間的對話,期望喚起當時守護溫博館的珍貴心意,提醒大家莫忘初衷。 By using old building components such as door, window, tiles, clock and ceramic pipes, this work re-presents the precious moment in 1994—when a group of teachers and students from Beitou Elementary School discovered the deserted […]
Read more作品名稱|Title 溫阿沐 Beitou, our Mother Hot Spring 創作團隊|Artist 三明治工 Sandwishes Studio 作品介紹|Introduction 「溫阿沐」是「我們的媽媽」的台語發音, 而溫泉就像北投的大地母親,滋養整個北投流域,生成各種自然與文化景觀。 過去小浴池多服務女賓與其孩子,親子互動的意象十分濃厚。這次「溫阿沐」把象徵溫泉的水流造景帶入小浴池,以源源不絕的水連結在地圖像元素。另邀請新移民親子參與繪畫工作坊,繪出的圖像不僅為親子間帶入溫暖的對話,也成為裝置作品的一部分,傳達對溫博館生日的祝福。 Beitou’s hot springs are regarded as the mother earth of Beitou. They do not only create Beitou’s unique natural scenery but also nourish Beitou’s culture just like our mother raises us and nurtures us. The Small Baths in this museum […]
Read more本片為一部詳細描寫北投地區發展的影片,敘說北投溫泉如何在清末時獲得西方人注意,復於日本時代先被日人當成傷兵療養場所,從而開始發展溫泉觀光產業,並意外發現唯一以台灣地名命名的礦物「北投石」,之後更興建了當時東亞最大的溫泉公共浴場,亦即今日的北投溫泉博物館。為回顧北投這段由溫泉的迷濛熱氣所延伸出的歷史記憶,除了搭配日本時期的黑白紀錄片,製作團隊還特地尋訪北投當地耆老,請他們娓娓道來幼時關於北投映像的回憶,另遠赴日本訪問北投石發現者岡本要八郎之子岡本正豐,談論他印象中的父親。 source
Read moresource
Read moresource
Read more
Recent Comments
does it snowOctober 14, 2021 at 9:02 pm
emcexoticrentals.comSeptember 13, 2021 at 6:21 pm
https://j-website.netAugust 28, 2021 at 10:45 p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