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有否聽過油畫的心聲?它們由創造到變成藏品,當中遇過甚麼人與事?背後又有甚麼方法令它們歷久常新? 這個網上節目以說故事的形式,以繪本《會說話的畫》的內容為切入點,讓小朋友認識油畫修復師的工作,並了解參觀博物館的禮儀。在節目中,館長們亦準備了一項科學小實驗,跟大家分享與日常生活有關的科學。 Have you ever imagined if you could understand how a painting “feels”? What have they experienced since they were created? What is the secret method of keeping them as good as new? This online programme will start with a storytelling of the picture book about painting conservation, children can have a better understanding […]
Read more自2020年3月11日,世界衞生組織宣布新型冠狀病毒成為全球大流行的疫情至今,已接近一年。直到2021年1月底,全球已超過一億宗感染個案,和超過220萬人因新冠病毒而去世。雖然香港並非疫情最嚴峻的城市,但疫情以來至2021年2月中,本地也有約10,800宗確診個案和約190人去世。新冠疫情的衝擊遠比數據上顯示的嚴重,大大影響著我們的日常生活和社會運作。因此,我們希望這場疫症能儘快結束,而疫苗注射是最有效的方法。 有賴生物學和生物醫學的先進技術,我們正見證著疫苗技術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發展,為對抗新冠疫情帶來曙光。多種疫苗快將在市面推出,而每種疫苗是以不同技術平台研發的,我們怎樣才能辨識它們是否安全有效呢?講者將介紹各種新推出的疫苗所利用的技術和原理、解釋疫苗製作的各個階段、本地疫苗注射計劃的推行、以及這些疫苗如能有效對抗新冠病毒,將如何改善香港的社區健康狀況。 講者:香港大學 李嘉誠醫學院 內科學系 系主任 劉澤星教授 香港科學館、李約瑟科技與文明基金會及香港科學院聯合主辦 自2020年3月11日,世界卫生组织宣布新型冠状病毒成为全球大流行的疫情至今,已接近一年。直到2021年1月底,全球已超过一亿宗宗感染个案,并且超过220万人因新冠病毒而去世。虽然香港并非疫情最严峻的城市,但疫情以来至2021年2月中,本地也有约10,800宗确诊个案和约190人去世。着我们的日常和社会运作。因此,我们希望初期流行病能尽快结束,而疫苗注射是最有效的方法。 有赖生物学和生物医学的先进技术,我们正见证着疫苗技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为对抗新冠状病情带来曙光。我们将如何介绍各种新推出的疫苗所利用的技术和原理,解释疫苗制作的各个阶段,本地疫苗注射计划的植入,以及这些疫苗如能有效对抗新冠状病毒,将如何改善香港的社区健康状况。 讲者:香港大学李嘉诚医学院内科学系系主任刘泽星教授 香港科学馆,李约瑟科技与文明基金会及香港科学院联合主办 It has almost been a year since 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declared COVID-19 as a pandemic on 11th March 2020. As of the end of January 2021, there have been over 100 million cases reported with over 2.2 million deaths globally. While Hong […]
Read more二十一世紀是全球一體化和科技迅速發展的年代。現今科技日新月異,每天都有新科技面世,不僅提高了我們的生活質素,也逐步改變我們的生活模式和社會文化。科技的應用讓我們在衣、食、住、行上變得更方便、更多元化和更全球化,而且對各領域的未來發展都有所影響,例如資訊與通訊應用、智慧機器、能源與環保、先進材料、以及生物科技與醫療。 數碼科技及智慧機械技術能夠增進產業科技的創新和技術的提升。透過人工智能、物聯網、大數據和自動化系統,城市的效率和可持續性可得以提高,從而創造經濟效益。各式各樣民生、安全、生活相關的革新服務也應運而生。面對全球氣候變遷,人類對綠色能源與環保意識提升,相關的技術隨之蓬勃發展起來,促進人與大自然和諧共處。材料科學的突破衍生出林林總總的先進材料,從可再生及生物降解的塑膠材料,到擁有驚人結構和性能的納米材料,並可按照個人需求而「度身訂造」。生物科技的進步有助加強公共衛生、推進醫藥健康、提升農林漁牧及食物品質,以應對不斷增長的人口和未來高齡化的社會。 科技是一把雙刃劍,當人們正在享受它帶來的好處時,其危害也在接踵而來。因此,我們需要有穩固的科學知識和科學文化,懂得善用科技的優勢,以應對未來生活的變化和挑戰。今年的科學節以「科技創未來」為主題,希望大家了解到科學與科技的最新成果和將來的發展趨勢。 大家快來參加2021香港科學節,一起探索、發掘和享受科學的樂趣! 活動詳情和報名方法,請瀏覽2021香港科學節網頁:hk.science.museum/scifest2021/。 二十一世纪是全球一体化和科技迅速发展的年代。现今科技日新月异,每天都有新科技面世,不仅提高了我们的生活质素,也逐步改变我们的生活模式和社会文化。科技的应用让我们在衣、食、住、行上变得更方便、更多元化和更全球化,而且对各领域的未来发展都有所影响,例如资讯与通讯应用、智慧机器、能源与环保、先进材料、以及生物科技与医疗。 数码科技及智慧机械技术能够增进产业科技的创新和技术的提升。透过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和自动化系统,城市的效率和可持续性可得以提高,从而创造经济效益。各式各样民生、安全、生活相关的革新服务也应运而生。面对全球气候变迁,人类对绿色能源与环保意识提升,相关的技术随之蓬勃发展起来,促进人与大自然和谐共处。材料科学的突破衍生出林林总总的先进材料,从可再生及生物降解的塑胶材料,到拥有惊人结构和性能的纳米材料,并可按照个人需求而「度身订造」。生物科技的进步有助加强公共卫生、推进医药健康、提升农林渔牧及食物品质,以应对不断增长的人口和未来高龄化的社会。 科技是一把双刃剑,当人们正在享受它带来的好处时,其危害也在接踵而来。因此,我们需要有稳固的科学知识和科学文化,懂得善用科技的优势,以应对未来生活的变化和挑战。今年的科学节以「科技创未来」为主题,希望大家了解到科学与科技的最新成果和将来的发展趋势。 大家快来参加2021香港科学节,一起探索、发掘和享受科学的乐趣! 活动详情和报名方法,请浏览2021香港科学节网页:hk.science.museum/scifest2021/。 The 21st century marks an era of global integration and rapi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Nowadays, technology changes with each passing day and new technologies come into existence every day. Not only does it improves our quality of life, but also gradually changes our lifestyle and social […]
Read more本集【科學e導遊】為你介紹「百毒不侵-守護健康的抗疫新科技」展覽。館長會以輕鬆的形式、深入淺出地講解新型冠狀病毒的基礎科學知識,並透過介紹香港科技大學在抗疫方面的科研成果,揭示本地科研團隊在這場世紀戰疫中,如何應用創新科技守護市民健康。 本集【科学e导游】为你介绍「百毒不侵-守护健康的抗疫新科技」展览。馆长会以轻松的形式、深入浅出地讲解新型冠状病毒的基础科学知识,并透过介绍香港科技大学在抗疫方面的科研成果,揭示本地科研团队在这场世纪战疫中,如何应用创新科技守护市民健康。 This episode 【Science Online Tour】 will introduce the special exhibition “Fighting Viruses – Innovations to Safeguard Our Health”. The curators will explain basic science knowledge of coronavirus in an engaging way. We will also talk about the research and scientific achievements in combating the epidemic led by The Hong K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
Read more
Recent Comments
does it snowOctober 14, 2021 at 9:02 pm
emcexoticrentals.comSeptember 13, 2021 at 6:21 pm
https://j-website.netAugust 28, 2021 at 10:45 pm